市纪委监委:监督守好农村集体“钱袋子”

发布日期:2025-08-21    来源:鹤壁市纪委监委网站   

“上季度的村集体收入支出明细在哪里?相关财务凭证和附件都齐全吗?”近日,淇县纪委监委到西岗镇三角屯村了解“三资”管理情况。

农村集体“三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凝聚监督合力,靶向发现、解决重点问题,以有力监督守好农村集体“钱袋子”。

为着力破解集体资金使用不规范、资产权属不清、资源发包暗箱操作等问题,市纪委监委组建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推动村级自查、市县乡逐级审核,重点清查核实权属不清资产、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等,做到底数清、权属明。同时,该专班通过线上依托全国资产监管平台定期检查、线下深入乡村一线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资源型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比对、分析、监测,截至目前,共推动补登资产62条。

紧盯农村集体财物、经济合同、工程项目等关键事项,市纪委监委会同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组建31个检查组,在全市部署开展“三清理一公开”及“10个过一遍”专项行动,对所有村(社区)逐一过筛、靶向纠治,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2814个。其中,山城区纪委监委把规范村级经济合同作为监督切入口,重点纠治合同签订程序违规、租金长期拖欠、期限超长等问题,推动清收各类拖欠、侵占的集体资金22万余元。

监督的落脚点在于推动长效长治。鹤山区纪委监委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坚持以案促改、标本兼治,明确“三资”领域9个方面22项负面清单,健全贯穿资金管理、资产运营、资源发包全过程的预警与闭环监督机制。淇县纪委监委对发现的“三资”管理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坚持优先处置、快查快结,通过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持续释放执纪必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鹤壁市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从源头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事关民生福祉。“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相关监管措施,以精准有力监督执纪坚决守好农村集体家底,护航乡村振兴行稳致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悦明洋)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