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务、政务、财务信息要及时录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让村民登录平台就可以清楚查看‘三务’明白账。”近日,鹤壁市天山路街道纪工委对2024年以来“淇滨阳光村居”“三资”监管平台数据录入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近年来,淇滨区纪委监委统筹用好乡镇(街道)监督力量,紧盯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以小切口做实做细专项监督,推动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为规范集体“三资”管理,该区钜桥镇纪委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督小组,协助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起草制定《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若干规定》,对财务支出审批程序、入账报销时限、票证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该镇纪委指导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通过查阅财务资料、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对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行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问效,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对每笔开支进行审核把关。在此基础上,该镇纪委加强日常监督,适时检查村集体资产台账、报账单据、审批程序及重大开支事项,查纠财务管理不规范、“三资”管理制度空转等问题。
该区大河涧乡纪委将监督村级财务公开作为防止源头腐败的重要抓手,通过实地查看公开栏、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了解群众对村级事务知晓率,是否存在公开事项避重就轻、虚造伪造现象,督促村“两委”利用好村务公开栏和“淇滨阳光村居”“三资”监管平台,公示惠民资金发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切实保障群众的监督权、知情权。长江路街道纪工委与会计核算站联动协作,建立“三资”监管台账,安排专人管理,每季度梳理汇总社区“三资”运营情况、项目财务收支情况,注重成果共享,拓宽问题发现渠道,严防集体资产流失和资金违规使用。
下一步,淇滨区纪委监委将进一步加强指导协作,推动各乡镇(街道)纪(工)委探索更多有力举措,提高基层监督质效,织密织牢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监督网,夯实乡村治理廉洁基础。(尚翔)
上传丨陈莹莹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