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润沙澧 家风故事丨父亲的教诲
来源:舞阳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08-18

父亲比共和国大六岁,一生从教30年,写作20多年。

父亲教诲我们兄妹三人要“不断学习”。父亲执教期间有读书的习惯。从最开始教小学,到后来教初中、高中、送高中毕业班,父亲总是手不离书,办公室床头、床下总有两三个大纸箱,里面都被书塞得满满的。母亲说,他一个小师范生能教高中完全是工作中不断学习的结果。后来父亲工作调动,需要经常写作。父亲写作很用心,遇到好文章好句子都及时剪下来贴到本子上。父亲常说,现在形势变化日新月异,一天不学习,就要落后,写作就是要苦中作乐,当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与广大读者共鸣时,那是一种幸福。

父亲教诲我们兄妹三人要“爱岗敬业”。1982年,离高考不到一个月时,父亲累倒了,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放松学习、教书。为尽快康复,不耽误学生高考,父亲听从医生建议花五元钱买了两只老鳖补身体。那时,没有那么多种佐料去腥,父亲为了早日回到工作岗位,忍着腥气喝下老鳖汤。高考前,父亲身体还没有好利索,忍着疼痛坚持给学生指导了一周。当年高考语文满分100分,父亲班上一个学生的语文考了98分,全县第一。

父亲教诲我们兄妹三人要“积极进取”。父亲写作有一种习惯,喜欢晚上写作。半夜醒来,我总能看到父亲伏案写作的身影。小时候的我不止一次问父亲为什么要晚上写作,父亲总是笑着说,白天有白天的工作,而且夜晚的宁静能给我带来更多的灵感。像这样半夜伏案写作的场景,对父亲来讲是常事。那时没有电脑,写材料全靠手写,一遍一遍改,一遍一遍抄,直到父亲认为完美才结束。每年年底,父亲都会捧回来一个荣誉证书,我家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有好几抽屉。父亲常讲,荣誉证书代表着领导、同志们对你工作的认可,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当我工作后把第一次获得的“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交到父亲手中时,父亲拿在手里不住地看了又看,我感觉他心里比我还高兴。

其实,我们家也没有什么成文的家规,但父亲在日常的工作、生活的琐事中给予我们的教诲,对我们兄妹几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活、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想,这应该就是家风的力量吧,不张扬,不矫饰,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影响着我,教会我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爱岗敬业……(舞阳县公安局   赵泮杰)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