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上的特殊“战友”
来源:源汇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02-22

“媳妇儿,我先走了,你再睡会儿。”

“嗯,你戴好口罩、手套,注意防护,天冷把厚羽绒服穿上。”

凌晨五点半,源汇区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主任汪煜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奔赴防护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再过两个小时,汪煜的妻子也要出发去医院开始一天的工作。

“早6晚10”与“早8晚10”

疫情暴发后,汪煜被抽调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督导组,参与疫情防控督导工作。从早上6点至晚上10点,他与督导组的同志一起,到各个疫情监测卡点、市场、门店,监督防护工作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值班人员是否按时到岗、出入人员是否排查清楚并准确登记等。从参与一线防控工作开始,他已经连续多日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累计走访商户400余户,对分包辖区9个专业化市场进行了多次督导检查。

汪煜与同事一起督导防控检查工作

汪煜的妻子是漯河市医专三附院的一名儿科医生。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她第一时间在请战书上签字,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她坚持坐诊治病。冬季天冷,儿童最容易发热感冒,特殊时期,儿科门诊的任务和压力更大。

疫情期间的每个清晨,汪煜和妻子都会像“战友”一样,相互“打气”之后奔赴工作岗位。“我们从最亲密的亲人变成了‘并肩战斗’的‘战友’!”汪煜笑着说道。

“我是党员的家属!”

“老板,您好,我是咱区防疫指挥部督导组的,疫情期间,我们建议您在保证餐饮安全的前提下营业,尽量减少顾客在店内停留、聚集,建议食品全部打包带走。”元宵节当天,汪煜还在对营业商户进行督导检查。

“晚上不回去吃饭了,今天病号多,我在医院加会儿班。”妻子打来电话,本来约好晚上早点回家一起吃汤圆,听到妻子加班的电话,汪煜既心酸又心疼。

汪煜的妻子不是党员,但是面对疫情,她毅然主动冲在工作一线。同事问她,“家里还有俩小孩子,干嘛这么拼啊!再说你身体撑的住吗?”她却说,“现在全国处于特殊时期,我也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我可是党员的家属啊!”

夫妻二人都在防控工作一线忙碌,两个孩子自然交给了家里的老人。疫情期间,学校“停课不停学”,爷爷奶奶为了孙女上网课,把平时打电话的“老年宝”换成“智能手机”,还学会了下载APP客户端,再用手机投屏到电视屏幕上。“以前教他们多少遍都学不会,现在两天都用熟练了!”特殊时期,每一位纪检干部的家属仿佛也变成了“战士”。

疫情线上的“夫妻档”

在源汇区纪委监委,像汪煜这样夫妻同时“战斗”在防控一线的“夫妻档”并不少见。

李磊与同事一起监督防控工作

“我报名!服从组织安排!立即投入战斗!”网络中心的李磊在被区委组织部征求意见选派到“疫情防控党员先锋突击队”时斩钉截铁地说道。听闻督导一线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李磊又主动申请加入督导组。“我年轻,身体素质好!”是他向组织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连日来,他和督导组的同志们一起深入全区各个疫情监测卡点,监督各项防护措施落实,督导工作人员值班纪律。又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做党员志愿者,协助工作人员一起排查进出人员车辆、做好消毒登记工作。

与汪煜一样,李磊的妻子也是一名医护人员。作为市中心血站体采科副科长,李磊的妻子在假期尚未结束便投入到“驰援武汉”的采血工作中。儿子被送给父母照看,视频的时候总是问他:“爸爸,你和妈妈去哪了,咋还不接我?”孩子小,李磊没办法给他讲太多,只能哄他“爸爸妈妈忙完了马上就去接你。”转身又投入到防控一线。

党风室的熊文哲,年前刚通过选调考试进入源汇区纪委监委,一到岗便被分到督导组。从大年三十开始,全程参与单位的防控监督工作。在区人社局上班的丈夫也积极响应号召,投入到社区防控工作中。防疫期间,白天一整天,俩人不是在疫情监测点,就是在各自的单位办公室,连一块吃顿午饭都很“奢侈”。“媳妇儿,咱是党员,这种时候就得能吃苦、能冲锋,孩子有爸妈带着,家里也不用操心,放心吧!”丈夫总是这样鼓励她、支持她。

熊文哲与督导组同事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像汪煜、李磊、熊文哲这样工作在防疫一线的“夫妻档”还有很多。他们虽然分工不同、角色不同,但他们的使命相同。也正是有了他们的“舍小家”,才换来“大家”的平安。(源汇区纪委监委 胡慧颖)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