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辉
7月3日晚,在人民会堂,当“包公”慷慨激昂地唱出“为百姓敢担当,做一个清官”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廉政戏曲《下陈州》在我市的第八场巡演。
《下陈州》塑造了一个忠贞、爱民、正义、干净、担当、智慧的官员形象,唱响了反腐倡廉正气歌,让全市党员干部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思想洗礼。8场演出场场爆满。
如果不是亲历《下陈州》的演出现场,记者很难想象一出传统豫剧演出能火成这样:剧场里的观众满满当当,台上演员一个亮相、一个高腔就立马引来观众的叫好和掌声。散场后观众们仍意犹未尽地讨论:“演得好,看得过瘾。”
“小时候我跟着父母乡邻在乡村的露天剧场看过《下陈州》这个剧目,最深的印象就是看到四国舅被除后我带着长出了一口恶气的舒服跟着人群回家。成年后第一次完整地看这个剧目,感觉服饰很美,唱腔听起来很得劲。观众不时响起的掌声,说明即使时代变了,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一直未变。”6月25日晚,《下陈州》第二场演出结束后,市纪委监委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张旭涛在朋友圈写下的一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的确,时代在变,但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清官廉吏的拥戴不会变。
《下陈州》讲述了一代廉吏包拯查赃惩贪的廉政故事,是市纪委监委结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指导市豫剧团深入挖掘传统廉政文化资源编排的一部廉政戏曲,赋予了剧目新的时代精神。
“老戏不‘老’,戏里戏外皆有‘戏’。”市豫剧团有关负责人说,《下陈州》不仅仅是一出精品传统戏,很多内容还具有现实意义。“惩治贪官、扫黑除恶在戏中均有体现,一些唱词也进行了改编,能引起观众深入思考。”这位负责人说。
“包公生活的那个年代虽然离我们很远,但他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畏强权的廉洁正义之举一直为后人敬仰。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更应该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像包公一样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源汇区纪委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谈及观戏感受时说。
“包公断案机智勇敢,不徇私情,清正廉洁,体现了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几名公安机关干警说,作为人民警察,要履职尽责守平安,忠诚担当保稳定。
记者了解到,《下陈州》作为一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廉政戏曲,陆续在我市纪检监察系统、政法系统、行政执法单位、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教育卫生系统、各县区(功能区)以及县级以上干部中进行巡演,目的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和使命,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努力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