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为物,清香淡雅,正如清廉之德,纯净无瑕。近期,单位组织廉政教育活动,品茗谈心。茶香袅袅,心境澄明。茶水清澈,廉意绵长。品读仁人志士廉洁佳话,心有所悟。
清茶一杯问今古,两袖清风为苍生。清茶之味,淡而不寡,恰如廉洁之风,久而不衰。古往今来,诸多廉洁之士皆以清茶自喻,淡泊名利,心系百姓。包拯一生铁面无私,公正断案,不徇私情、不纳贿赂,被誉为“包青天”;海瑞亦以清廉著称,不畏权贵,为民请命,其事迹激励后人;苏轼关心民瘼,历知地方,除弊兴利,深得百姓敬爱,他提出整治官员贪腐的具体措施,并梳理出自古至今为官从政的一条铁律:为官从政,要以廉为先;为官之道,要以廉为首;功业毁废于贪婪,德行养成于廉洁。
清茶一杯见风格,高风亮节为民生。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冬日,邓小平同志到某地视察工作。地方领导为表敬意,准备了丰盛的宴席。邓小平同志严肃地说:“现在国家还不富裕,老百姓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当干部的怎么能这样大吃大喝?给我泡杯茶就行。”这杯“清茶”,折射出邓小平同志廉政之道。清茶一杯,寓意深远,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简朴务实、心系民生的崇高风范。
清茶一杯谈工作,弘扬正气树新风。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既是方法论,也是认识论。当党员干部真正理解“一顿饭局可能毁掉一生奋斗”的利害关系,当“清茶一杯论工作”成为政治新常态,作风建设方能实现从“不敢”到“不想”的质变。清茶一杯,不仅是廉洁的象征,更是作风建设的起点。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远离有杂质的人情,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秉持“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的认知,及时清理自身“茶垢”,真正让“清茶一杯谈工作”成为常态,让“觥筹交错谋私利”失去土壤。
茗溢芳醇满天地,人修廉洁和乾坤。人生当如茶,清廉胜浮华。品茶悟廉,心志愈坚。我们要在茶韵中感悟清正之气,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私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惕厉之心,对待自己的职责。常怀律己之心,摒弃奢靡之风,践行简朴之道,行稳致远,香远益清,于淡泊中坚守初心,于清雅中践行使命。(张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