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天冷,卡点上的同志可不敢冻感冒了,谁累了,我去顶上,主任,我年轻,身体能扛!”2月15日中午,接到新华区委巡察办工作人员王少渊的电话后,王艳丽眼里含着泪花。
王艳丽是新华区委巡察办主任,感受着连日来巡察办工作人员争做疫情防控工作“先锋号”的故事,她一次次被感动着。“这孩儿,是办里年龄最小的,1993年的,前天从老家骑车近3个小时到社区卡点值守。”王艳丽说。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补充基层防疫力量,新华区实行区直单位“结对”镇(街道、管委会)进行疫情防控的措施,新华区委巡察办的“结对”单位是新华区湛北路街道。“办里16个人,抽调到区疫情防控督察组6人,剩下10个人全部到基层一线去。”王艳丽说,考虑到王少渊家住郏县渣元乡宋堡庄村,距市区近40公里,因为交通不便本不考虑排他的班。
王少渊得知后,坚决要回新华区: “平时大家是一群‘啄木鸟’,做好巡察工作。关键时期,大家还要一起到一线去,助力疫情防控。” 2月12日一大早5点50分,天刚能看到路,王少渊就骑车从郏县渣元乡宋堡庄村出发了,上午近9时,赶到了 “结对”防疫单位湛北路街道文园社区疫情防控卡点。“少渊到的时候,腿都是发软的,来不及休息,戴上值班袖章就开始了卡点值守。”湛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小曼说。
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在新华区委巡察办还有很多。丈夫在新华区防疫一线坚守10多天都没有回家的新华区委巡察办工作人员郭亚蕊把两个还不到五岁的孩子托付给邻居照料,坚持到卡点值守,“防疫关键时期,巡察干部不讲任何条件都要上。”
连续生病10多天的新华区委巡察组组长薛川,不顾自己和家人身体有恙,主动要求第一个带头到防疫卡点值守。
…………
“把我也排上班,临时哪位同志有事也直接排我,疫情面前,没有人有资格享受‘特殊待遇’。”王艳丽给该单位排班人员叮嘱说。连日来,王艳丽坚持以身作则参加卡点值守,并统筹调配人员力量,多渠道购买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确保工作人员在“前线”安全工作,在物资最紧缺的时候,她发动周边的亲朋好友,凑出3包口罩亲自送到防疫一线。(平顶山日报记者 毛玺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