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组究竟有多少钱?有啥集体资产?俺群众们都不知道!”
“村组‘三资’都在村组干部手里,外人根本看不见。”
“村组的账就是一本糊涂账啊。”
8月中旬,鲁山县县委第十巡察村(社区)组在库区乡进村入户走访时,群众对多年来村组集体资产处置、资金收入不公开、不透明、不上缴等“三资”管理问题议论纷纷。
为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该巡察村(社区)组对此次被巡察9个村荒山、果园、鱼塘及土地流转等集体资源进行全面登记、重点核查,发现约13万余元承包款未入乡“三资”账户,由组长或村民代表私自保管。
“群众们不知道集体有多少钱,不知道钱花哪儿了,这怎么行?”
于是,巡察组决定主动出击,紧盯村组“资金、资产、资源”监管这一关键环节,约谈相关责任人,向该乡党委下发整改建议书,督促乡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提升站政治位、认领责任,加强建设、促进标本兼治。
库区乡党委根据巡察组下发的整改建议,立即召开了18个行政村“三委”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立行立改”专题会议,列出了问题整改清单,敦促各村组紧扣清单开展自查,在全乡迅速开展村组“三资”管理专项整治。重点治理村组“三资”管理不到位、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严肃查处在村组集体资产资源处置中私卖贱卖、以权谋私的行为。制定下发了《库区乡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三资”管理,建立了长效机制。
谈起这次专项整治,该乡明山寺村支部书记李留记表示,“我们还会及时在村公示栏对村组‘三资’情况进行公示,让群众晓得村组花了多少钱,是咋花的,让群众心里对集体经济也有一本‘明白账’。”
据该乡财税所所长范利娜介绍,截至目前,全乡18个村已入库账外经管资金70余万元。
“通过巡察立行立改,让村集体资金‘颗粒归公’,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让群众能看到明明白白的‘放心账’,才能真正让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县县委第十巡察村(社区)组组长焦俊峰说道。(鲁山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