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炎炎烈日下的汝州市农科所试验田里,几名“农科人”有序散开,相向而行,正在为新培育的玉米种苗定苗。试验田被纵横分成均匀小块,不同的农作物让这片田地充满生机。
一个月之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模样,35亩的试验田由个人承包没有真正发挥农业科研应有的作用。
变革,源于一次巡察和一份整改建议通知书。
今年6月5日,汝州市委第八巡察组入驻市农科所开展常规巡察。
“巡察并不是找茬,而是为了和被巡单位同题共答,实现同频共振,透过细微之处的问题看全局,找准病灶、对症下药。”该巡察组组长连宏志说。
通过巡察走访发现,农科所档案管理缺失,科研项目、农技成果资料因由经办人个人留存而散落,就指出问题症结。接件后,该所党支部立行立改,设置档案室,确定管理员,完善管理制度。
“以前这些科研成果存放在个人手中,现在逐步归拢、分类、装卷并集中存放,让科研成果、实验数据不再是死气沉沉的数字,而是变成同事间沟通的桥梁。”农科所副所长张海洲说。
除了让试验田“活”起来,让档案管理“流动”起来,巡察组为农科所带来的另一个变化也十分喜人——重新恢复实验室功能。
通过实地察看,巡察组发现实验室长期闲置、物品杂乱堆放,固定资产管理不善、试验田包给个人等问题,就通知整改。农科所立即组织人员整理实验室,对仪器设备和实验药品等分类规范摆放,恢复应有功能;对固定资产登记造册,规范管理;收回试验田并种上了品种红薯、花生、玉米,规划建设塑料大棚开展蔬菜育苗,拓展科研品种。
“巡察是送上门来的体检,帮助我们查找差距和风险,防范未然。让我们及时整改,丢掉包袱,更好地投入到农技科研各项工作中去。”农科所党支部书记甄丰国深有感触地说。(刚鑫雨 石丰周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