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责任 督导督察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2022-02-16 09:37 来源: 安阳市纪委监委

安阳发生疫情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省纪委监委“九严禁、九紧盯”和曲孝丽书记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必须”的纪律要求,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突出“三强化”“三紧盯”“三推动”,贴近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推动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及时对疫情防控督导督察工作复盘、梳理、总结,认真编写平急转换实战手册,进一步健全完善扁平化督导督察体系,完善组织架构,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精准处置。

 

督导督察工作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为民的充分肯定。督导督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省纪委监委的精准指导,得益于曲孝丽书记的关心鼓励,得益于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作为。期间,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明海就贯彻落实楼阳生书记、曲孝丽书记、袁家健书记批示精神,先后对督导督察工作作出13次批示,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时刻保持战时状态,精准细化落实批示要求,盯紧整改落实,既督又战,严督实督;向市疫情防控联合指挥部提出的9条建议均被采纳,制作的实战督察工作流程图被借鉴推广。

 

凝聚合力 督导督察工作联动联防

 

强化督察力量。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扁平化指挥体系要求,督导督察组通过“三个融合”,构建了扁平化组织架构,确保上下联动、协同配合、运转高效、指令畅通。成立了由黄明海同志任组长的督导督察组,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各工作组有机融合、信息共享;市督导督察组下设9个小组,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抽调机关干部、卫生监督、院感专家等128人,下沉一线,分赴9个县(市、区)驻点督导,与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密融合、无缝衔接,明确监督重点,明确任务目标;9个小组与县(市、区)纪委监委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导督察。各县(市、区)相应成立了63个督导督察组,分包乡(镇、街道)、村(社区),构建起全链条督察工作责任体系,以即时办方式确保任务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到位、落实到位。

 

强化战时状态。全面进入应战状态,24小时值班值守,实行日调度、日通报、日交办、日报告、任务清单、明查暗访等六项制度,坚持传达精神不过夜、解决问题不过夜,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每晚召开工作调度会,9个督察小组汇报当日工作,纪委书记传达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梳理解决困难问题,明确次日督察任务,统筹协调督察力量,快速落实各项调度指令。对于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调度会上点名道姓通报,明确整改时限,责任落实到人。采取“列单、交单、办单、清单”四单措施,日交日办,对账销号。疫情发生以来共下发任务清单28份,印发通报36期,向指挥部上报工作情况33份。

 

强化监管责任。针对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点位,督促各级各部门建立完善了隔离点、封控区、卡口三个责任体系,实行“三级共管+监督员”模式,县级领导分包、科级干部管理、村级干部(点位责任人)负责,每个隔离点、封控区选派1名纪检干部作为监督员定点监督;制作电子督导作战图,标注重点监督点位,直联隔离点视频监控,精确监督、快速处置。根据密接、次密接人员增减、解除隔离情况,结合疫情形势变化,适时调整监督重点,抓好居家隔离人员、离安人员、“十个哨点”监测预警监管责任,第一时间发现预警问题,第一时间反馈问题清单,倒逼各级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强化相关部门监管责任,筑牢联防联控坚固防线。

 

既督又战 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

 

紧盯防控前哨全程监督。针对前期核酸检测采集组织混乱、转运不及时、检测效率低等问题,紧盯核酸检测采、装、送、检、报五个环节,下沉社区检测点,督促各县(市、区)配齐物资、配强力量,改进装箱、转运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人等物资、物资等人现象的发生。督促各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派出质检人员,点对点对接第三方检测机构,实施仓内专业化监督;督导督察组派员驻守援安检测机构,对接送检单位和仓内质检人员,建立内外沟通联络机制,确保核酸检测机构连续作业,检测能力全面释放,分批次及时上传数据,逢阳必报,实现当日采、当日检、当日出结果。

 

紧盯重点点位既督又战。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哪里,督导督察就跟进到哪里。根据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名册,围绕应隔尽隔、应隔快隔要求,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联合国家、省专项督察组实地督察,通过电话核实、人册比对,精准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应隔尽隔;盯紧当天流调出的密接、次密接人员督促责任单位统筹抓好转运、接收、管理过程与隔离点的有效衔接,确保应隔快隔、疫情不扩散。围绕“足不出户、车不上路、店不经营”要求,督促各县(市、区)增强管控力量,强化管控措施,通过实施“敲门”行动、“扫地”行动、上门服务,确保44个封控区“应采尽采、不漏一人”;通过加强对社会面管控、对113条离安通道,特别是向北的71条通道封控措施落实情况督导督察,让社会静下来,守住“疫情不外溢”的底线。针对国家、省交办的隔离点问题清单,黄明海书记批示“集中力量对问题清单开展逐一检查,对整改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督察组围绕防外溢、防交叉感染、防次生灾害,突出督察效率提高、风险防范,盯责任细化、问题整改,坚持“每天将所有隔离点督导检查一遍”,督促责任单位做好集中隔离点规范化管理和健康监测;站位疫情防控大局,邀请国家、省督察组专家就隔离点规范设置、科学管理、感染防控等,对正在使用的112个隔离点1000余名责任人员开展视频专题培训,快速提升专业操作知识和责任防范意识。同时与国家、省专家组建立联络交办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交办问题,及时整改问题。全市9个县(市、区)共开展监督检查1276次,交办问题738个,督促整改国家、省督察组交办问题1116个。

 

紧盯群众诉求纾解民困。“凡反映到督导组和督导发现的群众诉求问题要及时推动解决、耐心细致、紧盯到位”,黄明海书记对解决群众诉求问题提出明确要求。督察组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市县两级“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工作专班”作用,以转变干部作风推进工作落实,坚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紧盯市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是否落地见效,紧盯转办事项是否及时解决到位,紧盯反映的问题是否有人管、有人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即接即转即办”,让群众在疫情中收获温情。专班成立以来,累计督导发函交办问题106件,即收即办问题628件。其中,筛选出群众反映强烈、具有代表性的12起问题重点督办,保供、就医、保学、出行、返乡等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以快速有效解决。针对群众返乡难问题,督促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返乡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内黄县学伟种植专业合作社卖菜难问题,多方协调帮助菜农销售;针对隔离点人员服务保障问题,第一时间电话连线隔离点负责同志和相关领导,明确要求、跟踪督办,确保隔离人员吃好饭、用上药、看上病。

 

纪随令行 监督保障执行有力有效

 

严明纪律推动。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严明纪律和过硬作风保障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明疫情防控工作纪律的通知》,提出了“十个严格”工作纪律,严格隔离管理,应隔尽隔、应隔快隔;严格卡口管控,坚决守牢疫情外溢底线;严格核酸检测,应采尽采、应检尽检;严格社区管控,分类精准、措施得当;严格宣传报道,妥善处置舆情、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格问题整改,责任到位、落实到位等,切实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

 

以上率下推动。1月8日,滑县发生第一例阳性病例。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题会议安排,黄明海书记即刻赶赴疫情一线,坐镇滑县连夜安排部署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疫情防控督导督察工作;1月17日,我市新增报告确诊病例94例,达到高峰。在疫情最严峻、干部过度疲劳、思想最容易松懈的时刻,省纪委常委韩兆印、省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主任靳凤伟到我市督导疫情防控工作,转达了曲孝丽书记对安阳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和对奋斗在一线纪检监察干部的问候,深入汤阴、滑县、内黄等疫情一线调研指导,给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以极大的信心和鼓舞。当天,黄明海书记又坐镇疫情形势最严峻汤阴一线指挥,通宵达旦、连续作战,统筹协调市级工作专班融入汤阴县,加强指挥机构力量配备,落实领导分包责任制,扁平化指挥管理,在较短时间内稳住了疫情防控大局,推进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全市1605名纪检监察干部主动请缨、踊跃报名,进驻隔离点、下沉乡镇、社区,亮明身份,树立旗帜,勇当先锋,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同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聚焦纪检监察机关压实责任的生动实践,撰写了《建立三项责任体系 压实疫情防控责任》《挺到战“疫”前沿 精准有效监督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45篇信息稿件,在中央、省市媒体刊登,占领自媒体主导地位,营造“铁肩担责、防控有我”的浓厚氛围。

 

追责问责推动。坚持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原则,既全面从严又注重“三个区分开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肃疫情管控有关事项纪律的通知》,对于工作中不负责任、各自为战、作风不实等违规违纪行为不回避、不遮短,及时亮剑、严肃问责,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持续释放“严”的强烈信号。疫情期间,全市共问责单位133个,处理36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7人,免职、诫勉谈话47人,谈话提醒、通报批评251人。

 

解封不等于解控。我们将按照省纪委监委关于疫情防控作风纪律的要求,紧紧围绕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策部署,切实发挥督察抓落实“利器”作用,固化督导督察体系,提高常态化疫情督察水平;突出“十个哨点”监测预警作用发挥督察,有效消除隐匿风险;健全问责责任体系,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为复工复产复学创造良好社会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 清风安阳网管理员
  • 清风安阳网
  •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序号:豫ICP备19036176号 公安备案号:41050202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