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谈 | 做实政务服务“里子”

2025-08-25 09:39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发布。意见强调要坚决防治和纠正政务服务中的“面子工程”,这无疑是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向各地政务服务部门注入的一针“清醒剂”。

政务服务是政府与群众联系最频繁的领域之一,也是展现党和政府作风形象的重要窗口。服务设施如果为了“面子”而建,沦为摆设或“鸡肋”,首先影响的就是群众的观感和体验。试想,若显示屏、自助设备、手机应用等软硬件设施一味追求美观和规模,而忽视是否能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群众自然不买账。

对于政务服务部门来说,这类“面子工程”,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也耽误其投入到该投入的地方。当工作人员设计了应用却无人问津,甚至明知不实用依旧要推出,不仅增添工作负担,也消磨干事创业的心力。

“面子工程”归根结底是不正确的政绩观作祟。有的地方明知浪费,明知对群众无益,但只要能在上级面前“表现”一番,就要打造出来。对这种只唯上不唯实的做法,必须严肃纠治。此外,还要提防和纠正一种急功近利、盲目规划的心态——在对群众实际需求、自身资源能力估计不足的情况下,也要“面子”上先走一步,先把相关设施建起来,只要考核时能显示“成绩”,便顾不得后续运维、群众体验等“里子”能否跟得上。实际上,如果因为人力、资金、技术等限制或部门协调不畅等堵点,导致这些设施建完后非但不能让更便捷的服务触达群众,甚至还给群众添了麻烦,受到“吐槽”,便得不偿失。光顾着“面子”而落下“里子”,必然“面子”“里子”都得不到。

对“面子工程”、铺张浪费说“不”,根本还是要聚焦让群众办事更方便这个目的。所有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都应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把握好度,方能物尽其用,释放最大功效。

现如今,群众办事的种类在增加,要求在提高,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已是时代趋势,政务服务部门增设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顺理成章。但是,如何建得集约、用得高效是一种本事,更是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风在数字时代的一种体现。在把握不准群众需要的时候,多做些试点、多搞些调研,研究论证后确有必要、将会被频繁使用的,且后续运维能力跟得上的设施项目,就可以大胆落实。设施功能和规模的拓展也要量力而行,必要时可以和其他部门进行资源共享,节省不必要的支出。

既要节约,更要有的放矢。推出更多“一次办”事项和场景,优化窗口流程、缩短办理时长,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让线上应用更好用……多将心思和资源投入到这些地方,方能真正让群众省心省力,得到群众认可。各地要健全政务服务质量由群众评价的机制,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建设成果的硬杠杠,让群众监督成为防治浪费的强大力量。与此同时,应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把准群众真正的需求,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力求将每一项投入都切切实实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赵博闻)

责任编辑: xxsjwxcb
  • Copyright © 2019 中共新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 新乡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 豫ICP备19034082号  网站总访问量:222532次
  • 网站声明
  •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