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家风清朗处 便是国运昌时

2025-08-22 17:37 来源: 周口市纪委监委网站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千年古训如黄钟大吕,穿透历史烟云。家风不正,则政风难清;家门失守,则国门危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征程中,唯有以纯净家风涵养清正党风政风,方能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堤坝。

正家风首在正己身,以清廉风骨立家规之本。北宋包拯立下铁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这份刻于祠堂的警世之言,道出清廉传家的核心要义——为官者自身便是最生动的家规教材。个别领导干部台上大讲廉洁奉公,台下默许亲属收受钱物,如此言行不一,岂能奢谈家风清正?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公烛不私用”“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慎微精神律己,须时刻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杜绝“封妻荫子”特权思想,用自身清正廉明为家庭成员树起巍巍标杆。

严家教重在筑防线,以文化浸润固家风之基。颜氏家训有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优良家风非天然形成,需要代代相承的精心培育。焦裕禄教育女儿“千万不能搞特殊化”,谷文昌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一点油”,这些红色家风的当代典范,无不彰显严格家教的力量。反观某些落马官员,对配偶“枕边风”中的利益暗示言听计从,对子女奢靡享乐之风纵容包庇,终致全家沦陷。新时代家风建设,既要传承“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俭朴美德,更要注入“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担当精神,让“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成为家族共同基因。

树家风贵在强约束,以制度铁笼护清流之源。明代《朱子治家格言》警示:“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防止家风变异,既需内在修养,更需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范畴,以党内法规形式予以制度化。近年出台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等制度,正是扎紧家风篱笆的关键举措。当制度长出“牙齿”,方能有效阻断权力寻租的“家族链条”。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清,则国运兴。在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国计已推肝胆许”的家国情怀建设清廉家风,以律己之严带动全家向廉,以制度之固筑牢家庭防线。(刘强 刘浩)

责任编辑: 周口市纪检监察网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中共周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周口市监察委员会
  • 地址:周口市光明路1号 电话:0394-8260333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