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廉政微小说丨赵支书的眼泪

2025-09-19 16:12 来源: 周口市纪委监委网站

深秋的雨敲打着小康村委会的玻璃窗,支部书记赵铁旦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手里捏着那张镇纪委下达的《关于撤销赵铁旦党内职务的处分决定》,指缝间的纸角被揉得发皱。“撤销党内职务,退还违纪所得”这几个字,像针一样扎进他眼里,悔恨的眼泪夺眶而出。

三年前,赵铁旦当选小康村党支部书记时,也是这样一个雨天。村民们打着伞在村办公室大门外看着他,老支书拍着他的肩说:“铁旦,咱村穷,你得带着大伙好好干。”那时他攥着拳头保证:“一定不辜负大伙的信任。”

变化是从去年修村道开始的。工程队老板老李提着两瓶好酒找到他,笑哈哈地说:“赵支书,路的事还得您多费心,这点心意您收下。”赵铁旦起初推辞,可老李说“就当是朋友间的客气”,他心一软就收了。从那以后,“客气”越来越多——村民申请低保,他暗示要“意思意思”;村民王六想租村集体的地,他说“研究研究”,直到王六送来两条烟才提议签租地协议。

最让他后悔的是王婶儿的事,王婶儿七十有余了,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就她一个人。去年冬天,王婶儿申请危房改造补贴,找到赵铁旦时,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是攒了半年的鸡蛋。“铁旦啊,你看我家房子漏雨,能不能帮我给镇里说说?”赵铁旦却皱着眉说:“申请的人多,不好办啊。”王婶儿愣了愣,把布包往他桌上一放:“这是自家养的鸡下的蛋,你别嫌弃。”他没推辞,收下了鸡蛋,却把王婶儿的危房改造申请压在了最底下。

直到镇纪委来调查,赵铁旦才慌了神。调查组的同志拿出账本,一笔笔念出他的违纪记录:收老李的酒价值九百元,收王六的烟价值八百元,还有王婶儿的鸡蛋、张叔的花生油……每念一笔,他的头就低一分。

“铁旦,你还记得当选时说的话吗?”老支书来看他时,叹了口气继续说,“王婶儿知道你受处分,还跟我说‘铁旦以前可正直了’,你对得起她这句话吗?”赵铁旦惭愧地低下了头。

赵铁旦连夜去退钱。走到王婶儿家门口,看见她正踩着凳子修漏雨的屋顶,寒风把她的头发吹得乱飞。赵铁旦鼻子一酸眼泪流了下来:“王婶儿,对不起,我错了。”王婶儿回头看见他,愣了愣,又叹了口气:“知道错了就好,以后别再犯了。”

第二天雨停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处分文件上。赵铁旦擦干眼角的泪,把处分文件叠好,放进抽屉最里面。他知道,这份处分是教训,更是警钟,以后不管做什么,都得把“干净”两个字刻在心里,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党,对得起村里的老少爷们儿。

现在,赵铁旦不再是村支书,每天清晨,他都会去村口的宣传栏帮忙擦玻璃,那里贴着新的村支书名单,还有“廉洁自律”的标语,有村民路过跟他打招呼,他总是笑着答应,只是笑容里多了几分愧疚。(胡书广)

责任编辑: 周口市纪检监察网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中共周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周口市监察委员会
  • 地址:周口市光明路1号 电话:0394-8260333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