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时节,一场暴风雨过后,办公楼前的那片竹林愈发挺拔俊俏,走近细看,株株竹子毫无损伤,竹叶更加显得洁净翠绿,更没有脱落的迹象。
这不禁让我想起清代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
竹者,岁寒三友之一,中华民族品格和情操的象征。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秆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
无论是深山峡谷、江滨湖畔,还是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到处可见竹的身影,它与绿水青山同在,给大地旷野增绿,俨然成为靓丽的风景线。最为可贵的是,在经历了四季风霜雨雪后,竹仍然保持其翠绿底色与挺直腰杆的形象,着实令人敬畏。
“竹有节,能挺立,人有节,能坚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以竹为师,学习竹子坚贞、虚怀、清廉的精神品格,在逆境中磨炼,在风雨中成长。
以竹为师,涵养坚贞气节。竹,不畏严寒,傲雪凌霜,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也能顽强生长。党员干部要以“竹”为师,学习它积极奋进、自强不息、敢为担当的精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前进路上哪怕遇到狂风暴雨,也要勇往直前,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出让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实践的实绩。
以竹为师,厚植虚怀胸襟。竹最大的特点就是“腹中空空”。竹子扎根泥土、空心示人,象征着虚怀若谷的胸襟和处事风格。党员干部要以“竹”为师,就要始终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政治修养。在工作实践中多拜群众为师,多听基层声音,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和迎接风险挑战的能力。
以竹为师,永葆清廉本色。“纷纷草木变赛暄,竹节松心故凛然”,廉洁正直的人,不为风狂而飘摇不定,不为水浊而同流合污。党员干部以“竹”为师,就要坚守初心,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一般,始终保持清正廉明之心,永葆共产党员清廉本色,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政治免疫力,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做到政治坚定。
在新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当以竹为师,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田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