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监督助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以前河面飘满了垃圾,夏天蚊蝇满天飞。现在水清岸绿,成了群众跳广场舞、散步的好去处。”站在焕然一新的坑塘边,郸城县双楼乡群众李大姐笑着说道。这是该县纪委监委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
自人居环境整治启动以来,郸城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紧盯村容村貌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治理、河道沟渠清理等重点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组建专项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一线监督,压紧压实各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以铁纪守护绿水青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廉动力”。
督查组坚持问题导向,实地查看全县178个行政村的坑塘、沟渠以及周边环境,与村民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群众对整治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并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比对等科技手段,对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累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53个。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交办,建立问题整改台账,要求各村主要负责人切实担起责任,组织人员及时进行清理整治,做到“应清尽清、应整尽整”,确保整治工作无死角、有实效。
在该县纪委监委的督促下,该县创新推行“网格化+廉情监督”工作机制,将全县划分为22个监督网格,选聘熟悉村情民意的老党员、乡贤代表担任廉情信息员,通过建立问题收集、分析研判、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考核评价全链条工作模式,着力构建起“群众点题、纪委解题、部门答题”的监督闭环。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清廉村居建设紧密结合,灵活运用廉洁文化“春风化雨”的润泽人心效果,厚植廉洁文化底蕴,利用村庄绿化带嵌入家风家训石刻,在河道整治中建设“清风廉廊”,依托古祠堂培育2家廉洁教育基地,借力环境整治重要节点植入5个清廉文化地标,打造出“一村一品”廉洁文化矩阵,实现“生态美”与“清风润”双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扛牢政治责任,对重点村居实施‘嵌入式’驻点监督,着力发现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琐事大事,为乡村振兴绘就清廉底色。”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刘浩 南肃)